类星体


类星体 (英语:quasar,/ˈkweɪzɑːr/,也以QSO或quasi-stellar object为人所知)是极度明亮的活动星系核(AGN,active galactic nucleus)。大多数星系的核心都有一个特大质量黑洞,它的质量从百万至数十亿太阳质量不等。在类星体和其它形式的活动星系核,黑洞被气态的吸积盘环绕着。当吸积盘中的气体朝向黑洞墬落,能量就会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。这些辐射被观测到,发现它可以跨越电波、红外线、可见光、紫外线、X射线、和γ射线等电磁频谱的波长。类星体辐射的功率非常巨大:最强大的类星体的光度超过10^41 瓦特,是普通星系,例如银河系,的数千倍。

"类星体"这个名词源自于准恒星状电波源(quasi-stellar[star-like] radio source)的缩写,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这种天体时,被认定为未知物理源的电波发射源,当在可见光的照相图中筛检出来时,它们类似可见光的星状微弱光点。

类星体的高解析影像,特别是哈勃空间望远镜,已经证明类星体是发生在星系的中心,一些类星体的宿主星系是强烈的相互作用星系或合并中的星系。与其它类型的活动星系核,类星体的观测性质取决于许多因素,包括黑洞的质量、气体的吸积率、吸积盘相对于观测者的方向、存在或没有喷流、和被气体和在宿主星系内宇宙尘的消光程度。

类星体存在的距离非常广泛(对应于范围从Z<0.1至Z>7.0为最遥远的类星体),类星体发现的调查证明类星体的活动在遥远的过去更为常见。类星体活跃的高峰时期在宇宙对应于红移大约2,也就是大约100亿年前。截至2017年,发现已知最遥远的类星体是ULAS J1342+0928,红移z=7.54;观测从这个类星体发出的光,观测到当时的宇宙年龄只有6.9亿岁。这个类星体中的特大质量黑洞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黑洞。估计它的质量是我们的太阳的8亿倍。


词源

"类星体"这个名词是由华裔美国天文物理学家丘宏义在1964年5月发表在《今日物理学》中,描述某些天文学上令人费解的天体时创造的:

So far, the clumsily long name 'quasi-stellar radio sources' is used to describe these objects. Because the nature of these objects is entirely unknown, it is hard to prepare a short, appropriate nomenclature for them so that their essential properties are obvious from their name. For convenience, the abbreviated form 'quasar' will be used throughout this paper. 到目前为止,因为这些天体的本质是完全未知的,所以很难为它们编写一个简短、适当的命名,所以用来描述这种天体的名称是笨拙又冗长的'quasi-stellar radio sources'(准恒星无线电波源)。为了方便起见,本文将使用缩写形式的quasar(类星体)。


类星体的命名

类星体的命名统一在前面冠以类星体的英文缩写QSO,然后加上类星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坐标。例如:类星体3C48,位于赤经13h35m, 赤纬 +33度,于是命名为QSO01335+33。


类星体的特征

绝大多数类星体都有非常大的红移值(用Z表示)。类星体3C273(QSO1227+02)的Z=0.158,远远超过了一般恒星的红移值。有不少类星体的红移值超过了1,有的甚至达到4以上,至今发现的最远的类星体为ULAS J1120+0641,其红移达到7.1,形成于大爆炸7.5亿年后。ULAS J1342+0928形成于大爆炸6.9亿年后,是已知最古老的类星体和特大质量黑洞。根据哈勃定律,它们的距离远在几亿到上百亿光年之外。

观测发现,有的类星体在几天到几周之内,光度就有显著变化。因为辐射在星体内部的传播速度不可能快于光速,因此可以判定这些类星体的大小最多只有几“光日”到几“光周”,大的也不过几光年,远远小于一般的星系尺度。

类星体最初是在射电波段发现的,然而它在光学波段、紫外波段、X射线波段都有很强的辐射,射电波段的辐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。

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想到,既然类星体距离我们如此遥远,而亮度看上去又与银河系里普通的恒星差别不大(例如3C 273的星等为13等),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当大的辐射功率。计算表明,类星体的辐射功率远远超过了普通星系,有的竟达到银河系辐射总功率的数万倍。而它们的大小又远比星系小,这就提出了能量疑难,也就是说:类星体如此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?它们的能量机制是什么?


历史上的研究

在类星体发现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,人们众说纷纭,陆续提出了各种模型,试图解释类星体的能源疑难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:

黑洞假说:类星体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,它不断地吞噬周围的物质,并且辐射出能量。
白洞假说:与黑洞一样,白洞同样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类天体。与黑洞不断吞噬物质相反,白洞源源不断的辐射出能量和物质。

反物质假说:认为类星体的能量来源于宇宙中的正反物质的湮灭。

巨型脉冲星假说:认为类星体是巨型的脉冲星,磁力线的扭结造成能量的喷发。

近距离天体假说:认为类星体并非处于遥远的宇宙边缘,而是在银河系边缘高速向外运动的天体,其巨大的红移是由和地球相对运动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。

超新星连环爆炸假说:认为在起初宇宙的恒星都是些大质量的短寿类型,所以超新星现象很常见,而在星系核部的恒星密度极大,所以在极小的空间内经常性地有超新星爆炸。

恒星碰撞爆炸:认为起初宇宙较小时代,星系核的密度极大,所以常发生恒星碰撞爆炸。


目前研究以黑洞说为主流。对类星体的进一步观测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,例如光谱中不同元素的谱线红移值并不相同,发射线和吸收线的红移值也不尽相同。

在一些类星体中发现了超光速运动的现象。例如1972年,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类星体3C120的膨胀速度达到了4倍光速。还有人发现类星体3C273中两团物质的分离速度达到了9倍光速。而类星体3C279(QSO1254-06)内物质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的19倍。人们起初认为这对相对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。最近的研究表明,这些超光速运动现象只是“视超光速”现象,起因于类星体发出的与观测者视线方向夹角很小的亚光速喷流,实际上并没有超过光速。


活动星系核模型

20世纪90年代中期,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,类星体的谜团开始逐渐被揭开。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观测到了类星体的“宿主星系”,并且测出了它们的红移值。由于类星体的光芒过于明亮,掩盖了宿主星系相对暗淡的光线,所以宿主星系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。直到在望远镜上安装了类似观测太阳大气用的日冕仪一样的仪器,遮挡住类星体明亮的光,才观测到了它们所处的宿主星系。

现在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,类星体实际是一类活动星系核(AGN)。而在同一时期,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也被证实为是活动星系核,一种试图统一射电星系、类星体、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的活动星系核模型逐渐受到普遍认可。

这个模型认为,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一个特大质量黑洞,在黑洞的强大引力作用下,附近的尘埃、气体以及一部分恒星物质围绕在黑洞周围,形成了一个高速旋转的巨大的吸积盘。在吸积盘内侧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,物质掉入黑洞里,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辐射,形成了物质喷流。而强大的磁场又约束着这些物质喷流,使它们只能够沿着磁轴的方向,通常是与吸积盘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高速喷出。如果这些喷流刚好对着观察者,就观测到了类星体,如果观察者观测活动星系核的视角有所不同,活动星系核则分别表现为射电星系、赛弗特星系和蝎虎BL天体。这样一来,类星体的能量疑难初步得到解决。

类星体与一般的那些“平静”的星系核不同之处在于,类星体是年轻的、活跃的星系核。由类星体具有较大的红移值,距离很遥远这一事实可以推想,我们所看到的类星体实际上是它们许多年以前的样子,而类星体本身很可能是星系演化早期普遍经历的一个阶段。随着星系核心附近“燃料”逐渐耗尽,类星体将会演化成普通的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。
2
0

請選擇投幣數量

1

全部評論 0

10000
john4006ny 王爵
你指尖躍動的電光,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。
3 粉絲
0 關注
47 發帖